我國於 2002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下簡稱WTO),成為WTO第144個會員國。 而稻米
是我國最弱勢產業之一,為國人主食,也是國內栽培面積最廣,農戶數最多的產業,但因家 戶生產規模小,相對生產成本較高,加以政府長期管制稻米進口及以保證價格收購制度之保 護政策,使稻米產業缺乏競爭力,加入 WTO 開放稻米市場後,農民及周邊產業已受到某種 程度影響。依據我國入會承諾,每年須進口 144,720公噸糙米,亦即等同約三萬公頃的稻作 面積產量。為因應此種供給遠大於需求之困境,政府早於86年7月起實施「水旱田利用調整 計畫」及後續計畫等,規劃國內稻米生產以供需平衡為目標,對於休耕或轉作之農民,給於 一定金額之補助。然而,由於每年進口144,720公噸糙米或折算此數量之進口白米取代國產 米,國內碾米業,因而每年減少碾製因休耕或轉作減產此數量稻米之加工費及行銷利潤收入 ,加以數十年來國人米食消費量呈遞減狀況,使得糧商業之營運環境,益形困難。目前政府 公開宣示,將積極尋求加入TPP及RCEP,未來大環境變化的影響,將值得糧商業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