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十七】  
我愛米食                                                                    作者 施淑姿

        我愛米食,因為從小雙腳踩著稻田裡濕潤柔軟的泥土長大。

        當雙手為細嫩的秧苗分過株、除過草,看著水稻逐日轉翠抽長,終於在藍天白雲下化為金黃稻浪,在高照的豔陽中烘出稻穀的獨特香氣時,怎麼可能不期待剛脫去外衣的新米在鍋裡醞釀出的香甜?一掀起鍋蓋,隨著蒸騰的熱氣迎面而來的,是一股子剛吸收完陽光的氣息,飽滿的充盈了整個屋子,撩撥著食慾,使之蠢蠢欲動。

       更何況,米食是如此千變萬化。有幾年,家裡除了常吃的蓬萊米,還種上了糯米,特地留下了好些袋自食,可樂壞了愛吃糯米的我。

        當媽媽開始蒸煮糯米,我便迫不及待拿出小木杵和花生粉在一邊等著,糯米飯一起鍋,就趕緊央求媽媽挖上一大匙到缽裡,顧不得還熱騰騰的,開始賣力搗著搗著,好不容易搗出糯米的黏性與Q勁,滾過花生粉後,就是我特製的麻糬。

        而隔壁阿婆更是擅長用糯米變出各式各樣的點心。過年時印上各項模具的、或染色或原色的粿,大大小小堆疊出節慶時的喜氣洋洋;春天時炊出一籠帶有糯米香氣的甜米糕,裹了粉入鍋油炸一會兒,暖呼呼的正適合乍暖還寒的氣候;溽暑時要吃包在竹葉裡的涼粽,淋上黑糖水,放入嘴裡竹香中一股沁涼入口,消暑得很;秋天則要在糯米中加入龍眼乾做成桂圓米糕粥,在微涼的傍晚喝過一碗後,夜裡西風吹來也就不怕了!冬至到時,吃過一碗搓得圓圓的湯圓就算又長了一歲了,於是那甜蜜裡便帶著長大的驕傲,彷彿吃了就能跟誰炫耀去似的。

        為了這些隨著一年四季變化流轉的糯米甜點,我不分春夏秋冬繞著阿婆兜兜轉,就只為了貪食那剛出爐的美味,當個嚐新嘗鮮的小饕客。

        然而,米食的花樣可不僅如此而已。和上刨成絲的白蘿蔔蒸煮出的蘿蔔糕,切成塊後再用油鍋煎得赤黃赤黃的,總讓我顧不得還燙口,在爐邊就急著一口咬下;市集裡的米苔目甜鹹皆宜,冷熱都美味,是我有著些許餓意時,常想來上一碗的點心;滑溜溜卻帶著Q度的粄條,澆上熱湯再淋上噴香的肉燥,簡簡單單,卻總是讓我吃得心滿意足;若有一個下午的空閒,好好煮上一鍋壽司飯拌好些許醋,等家人回來後,隨意的擺放自己喜歡的配料,竹簾一捲,獨家特製的壽司滿滿一桌琳瑯滿目的,小小米食,大大聯絡了大夥間的情感。

         當然,人總有身體微恙的時候。鬧肚子疼時,媽媽總會熬上一鍋稀稀的粥,上頭有著乳白色略顯濃稠的米湯,說是最滋腸補胃的,那熱騰騰的米湯一下肚,耍脾氣的腸胃好似得到了安慰,隨著暖意緩緩入肚,疼痛也漸漸紓解了。受涼感冒了,稀飯裡放上幾片薑片,趁熱喝個幾碗,身體暖暖的出了汗,不適的感覺也減輕了不少。

        我愛米食,愛她的樸實,愛她的花樣多變,更愛她為我留下了關於吃食的點點滴滴的,美好回憶。

 

 

Back to Top